查看原文
其他

困牛山上的决绝,告诉了我们一个道理!

共产党员 2022-08-09

贵州省石阡县有一个地方
山势蜿蜒,绝壁陡峭
放牛至此

无需看管牛也走不出去

故名:困牛山


石阡县困牛山  李勇 摄


88年前
一支年轻的队伍
从困牛山上一跃而下集体跳崖
大部分人英勇牺牲
书写了红军长征中撼人心魄的壮举
 

困牛山红军壮举纪念碑 刘勤兵 摄


1934年8月
中国工农红军第六军团9000余人
从江西出发踏上长征先遣征途
 

红军遗留在石阡的战刀 吴剑 摄


其中,红18师52团
平均年龄不到20岁

但战斗力极强
反“围剿”屡立战功

部队行军过程中

屡作后卫阻击敌人
萧克将军称之为
“湘鄂赣久经战斗的部队”
 


困牛山虎井沟红军跳崖处  吴剑 摄


1934年10月

红六军团在石阡县
遭遇国民党军二十多个团

损失惨重
16日,红六军团从石阡南撤
 

石阡困牛山红军战斗遗址  杨坤 摄


为拖住敌人,掩护主力
52团调转方向
将敌人牵制在困牛山


逆向而行

把希望留给战友
视死如归

将危险引向自己
 

红军集体跳崖的困牛山虎井沟 李勇 摄
 

困牛山红军壮举纪念碑 杨莉 摄


面对数倍于己汹涌而来的强敌
面对被敌人挟持在前充当人盾的百姓
宁死不当俘虏,宁死不伤百姓
红军砸烂武器
纵身跳下悬崖

 


当年17岁的陈世荣是52团司号员
跳崖后被藤条缠住幸存
他说,当时吹响军号
不是为冲锋
而是为牺牲

幸存红军陈世荣的军号 刘勤兵 摄


88年过去
每逢清明
当地群众都会前来祭拜烈士


记录着这段历史的陈列馆

人来人往

红色的基因,代代相传



学生在“红军长征在石阡”陈列馆开展爱国主义教育  吴剑 摄


硝烟散尽,丰碑永存

困牛山上的决绝

告诉我们一个道理


人民军队为人民

忠诚信仰重千钧


源:新华社


责编:郝多

编审:陈卫平 陈竞超

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

文章有问题?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